- 14路、33路公交線路進行延伸調整2023-08-02
- 封路公告2023-07-17
- 市交通運輸局辦事不找關系指南2023-07-06
- 葫蘆島北站??柯每土熊囋鲋?1列2023-07-03
- 公告2023-05-09
- 交通事故自救要點
-
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交通事故的發生,其后果會不堪設想,為了保障您和他人的安全,建議您多掌握一些交通事故處理小知識,接下來我們的小編為您介紹交通事故自救要點。
1、被卡車內
如車門打不開,可嘗試按下車窗找機會逃離;如傷勢嚴重出血量大,可用力按壓出血點止血。
2、撞擊失火
司機應立即熄火停車,切斷油路、電源,讓車內人員有秩序下車。若車輛碰撞變形,車門無法打開,可從前后擋風玻璃或車窗處脫身。萬一身上著火,可下車后倒地滾動,邊滾邊脫衣服。切記不要張嘴深呼吸或高聲呼喊,以免煙火灼傷上呼吸道。
3、下溝翻車
車輛傾翻時,司機應抓緊方向盤,兩腳鉤住踏板,隨車體旋轉。車內乘客應趴到座椅上,抓住車內固定物,使身體夾在座椅中穩住身體。翻車時,應向車輛翻轉相反方向跳躍。落地時應雙手抱頭順勢向慣性方向滾動或奔跑一段距離,避免二次受傷。
4、車輛落水
先深呼吸再開車門,若水較淺,未全部淹沒車輛,設法從門窗處離開車輛;若水較深,不急于打開車門與車窗玻璃,此時車廂內氧氣可供司機和乘客維持幾分鐘。車內人員將頭部伸入水面,迅速用力推開車門或玻璃,再浮出水面。
5、車輛追尾
當碰撞主要方位不在司機一側時,司機應雙手緊握方向盤,兩腿向前蹬直,身體后傾,保持身體平衡,以免在車輛撞擊時頭撞到擋風玻璃;如碰撞主要方位臨近司機或撞擊力度過大,司機應迅速躲離方向盤,并將兩腳抬起,以免受到擠壓。
- 交通事故自救互救方法
-
由交通事故引發的死亡,往往不是事故本身造成的,而是因為傷員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或被不當救治造成的。那么接下來我們的小編為您介紹一下交通事故自救互救方法。
一、事故自救常識
1、車禍發生時,駕乘者應沉著冷靜,保持清醒的頭腦,千萬不要驚慌失措。
2、駕駛人要迅速辨明情況,按照“先救人、后顧車;先斷電路,后斷油路”的原則,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。
3、發生翻車事故時,駕駛人應緊緊抓住方向盤,兩腳勾住離合器踏板或油門踏板,盡量使身體固定,防止在駕駛室內翻滾、碰撞而導致傷害。如果駕駛室是敞開式的,翻車時駕駛人應盡量縮小身體往下躲,或者設法跳車。乘客應迅速趴到座椅上,緊緊抓住前排座椅或扶桿、把手等固定物,低下頭,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手臂保護頭部;若遇翻車或墜車時,應迅速蹲下身子,緊緊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腳,身體盡量固定在兩排座椅之間,隨車翻轉;車輛在行駛中發生事故時,乘客不要盲目跳車,應在車輛停下后再陸續撤離。
4、萬一人被拋出駕駛室或車廂,應迅速抱住頭,并縮成球狀就勢翻滾,其目的是減小落地時的反作用力,減輕頭部、胸部的損傷,同時盡量遠離危險區域。
5、當翻車已不可避免,需要跳車時,應用力蹬雙腳,增大向外拋出的力量和距離,不能順著翻車的方向跳車,以防跳出后又被車輛重新壓上。
6、在撞車事故中,巨大的撞擊力常常對人造成重大傷害。為此,搭乘人員應緊握扶手或靠背,同時雙腳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蹬,使撞擊力盡量消耗在自己的手腕和腿彎之間,減緩身體向前沖的速度和力量。
二、事故互救常識
1、首先是設法打交通事故報警電話“122”或派人報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,告知出事的時間、地點、傷亡情況等;并設法通知緊急救護機構,請求派出救護車和救護人員。
2、對于傷員不必急于把他們從車上或車下往外拖,而應該首先檢查傷員是否失去知覺,還有沒有心跳和呼吸,有無大出血,有無明顯的骨折;如果傷員已發生昏迷,可先松開他們的頸、胸、腰部的貼身衣服,把他的頭轉向一側并清除口鼻中的嘔吐物、血液、污物等,以免引起窒息;如果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了,應該馬上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。
3、如果有嚴重外傷出血,可將頭部放低,傷處抬高,并用干凈的手帕、毛巾在傷口上直接壓迫或把傷口邊緣捏在一起止血。
4、發生開放性骨折和嚴重畸形,可能由于傷員穿著衣服難以發現,因此不應急于搬動傷者或扶其站立,以免骨折斷端移位,損傷周圍血管和神經。如果傷員發生昏迷、瞳孔縮小或散大,甚至對光反映消失或遲鈍,則應考慮有顱內損傷情況,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。
5、至于一般的傷員,可根據不同的傷情予以早期處理,讓他們采取自認為恰當的體位,耐心地等待有關部門前來處理。
地方政務服務平臺
- 交通警察手勢信號和交通信號燈哪個指揮效力高?
-
交通警察手勢信號
- 交通運輸工具的生活垃圾處理費需要交納嗎?有標準嗎?
-
需要交納,交通運輸工具的生活垃圾處理費采取定額征收辦法。征收標準:大型車輛每臺每月10元,小型客車、小型貨車、出租車每月每臺5元,其他機動車輛每月每臺3元。
- 關于道路封閉實行交通管制問題
-
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,可以對機動車、非機動車、行人采取疏導、限制通行、禁止通行等措施。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、大范圍施工等情況,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,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,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。